近日,湖南省地勘局2018年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,總結回顧2017年的各項工作成績和不足,分析問題原因和工作形勢,全面部署2018年工作。
值得關注的是,2017年湖南地勘局實現總收入42.05億元,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,地勘經濟質量和效益得到新提高。承擔各類地質項目300多項,完成面積性地質調查2萬平方千米,新發現礦產地5處。
2017年是業內普遍認為地勘形勢低落的一年,但在繼湖北省地質局2017年創收38億之后,湖南省地勘局又創42.05億的新高,這樣的成績無疑是給各省地勘單位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。
在湖南地勘局會上,提出總結了“打造江南造山帶以‘金腰帶’為切入口,推動地質找礦戰略突破”等2017年八項工作亮點。下面隨小桔共同看看湖南地勘局是怎么做到的?2018年又將如何部署?
地質勘查工作要點
以“積極爭取財政地質勘查工作任務,著力開拓社會地質勘查工作”為思路,以“穩定地質勘查業,做優地質勘查項目,提升勘查隊伍能力,實現找礦新突破”為總體要求,用大地質、大資源、大生態觀謀劃發展。堅定信心,順勢而為,加強管理,落實找礦突破,推動地質勘查工作的穩定和健康發展。
一、目標任務
完成國家下達的1:5萬區域地質(礦產)調查、1:5萬礦產調查年度面積計劃任務。
按照項目任務書的要求完成2017年省級財政出資項目的野外工作;全面完成2016年及其之前省級財政出資項目的工作,尚未結題的項目完成報告編制提交,其中找礦成果較好的提交項目續作申請。
加強在勘項目的綜合研究與質量管理,突出找礦成果。加大湖南的特色非金屬礦床勘查力度,新發現2-3處非金屬礦產地;利用科技創新開展深地探測,新發現1-2處深部礦產地;繼續開展我省優勢金屬礦產勘查,新增3-5處金屬礦產地,并提交金、鉛、鋅、錳等一批重要礦種資源儲量。
加強局、廳重大地質科研課題工作,保證全面完成項目年度任務及成果產出,有效指導地質找礦工作。
全年地質勘查業發展目標4億元。
二、重點工作
(一)以基礎地質研究為基礎,提升地質認識水平
繼續加大我省1: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的覆蓋范圍,同時開展重大基礎性、關鍵性問題的調查與研究,以解決一批基礎地質問題為抓手,提升基礎地質的研究水平。
繼續加強我省礦產礦情的調查。認真做好“湖南省礦產資源調查成果綜合集成與服務產品開發”項目,開展我省礦產地質與區域成礦規律綜合研究,總結全省礦產全貌及重要成礦規律,提升我局成礦理論的認識水平,為今后找礦工作提供科學理論支撐,為社會大眾普及全面、權威性的我省礦產資源信息提供優質的地質服務。
(二)以政府資源戰略為導向,實現找礦新突破
著力圍繞國家揚子陸塊東南緣(湘西—鄂西)鉛鋅錳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建設戰略,積極謀劃承接資源調查評價工作任務,實現湘西鉛鋅錳找礦新突破。
著力圍繞打造湖南千億黃金產業戰略,集中優勢力量開展江南隆起成礦帶(湖南段)金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,加強資源勘查評價工作,切實做好以金為主的深地資源勘查示范,實現金礦找礦新突破。
積極謀劃、主動爭取“稀土、稀有、稀散”及其他戰略性新興材料資源的調查評價,加強寶玉石和特色非金屬的研究及調查評價,高度關注高純玻璃原料、飾面飾材等特色礦產的市場需求,主動向政府主管部門推介勘查項目,創立工作任務和項目,實現找礦方向新突破。
以局為平臺,加強與新疆、內蒙、青海、西藏等西部地區開展戰略合作,承接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工作,實現找礦區位新突破。
(三)以項目謀劃為抓手,實現地勘業穩定發展
轉變方式,地勘單位獨立或聯合參與中國地調局及下屬單位西部地區區域地質(物化探)及礦產調查評價項目的招投標工作,積極承接項目。
開放視野,加強戰略合作。主動加強與地科院、武漢所、成都所、南京所等單位的聯系溝通,尋求合作或協作,聯合承擔中國地調局及科技部的項目,或承接上述單位承擔項目中的子項目。
開展以往地質工作成果的再開發,篩選優質項目,主動與省黃金集團、發展投資公司等礦業公司及地方(政府)礦業公司溝通聯系,進行合作勘查。
主動加強與在境外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礦業公司聯系,把握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實施給地質勘查帶來的新機遇、新空間,充分利用我局在地質人才和技術上優勢,力爭在境外地質找礦取得重大進展。
(四)以質量管理為核心,做優地質勘查項目
建立技術質量管理機構,配齊人員;完善質量管理體系,落實三級質量管理制度,促推基礎信息資料的精細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,夯實做優地質勘查項目基礎。
加強重點項目局級監管機制,實行重點項目專報制度,將問題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。
完善地質勘查項目的立項、設計、報告初審制度。從供需兩頭發力,嚴把項目立項關;瞄準項目成果精準發力,嚴把設計質量關;追求品牌效應,嚴把成果報告出口關。
(五)以綜合體系建設為載體,提升地質勘查隊伍能力
進一步加強地勘資信建設,增強項目獲取的競爭力,高度關注和切實加強進入農業、環保、交通、住建、水利等領域從事相關技術服務資格標準建設,積極參與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協會組織的誠信評估活動。
加強人才培養。通過項目引導、學術交流、培訓等方式提升技術骨干素質,培養造就專業領軍及復合型人才。
(六)以重大地質問題為突破口,提升地質勘查理論技術水平
以江南隆起成礦帶湖南段金銻礦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為主題,圍繞雪峰山、幕阜山隆起、官莊地區等金(銻)礦成礦區帶,開展基礎性成果綜合集成,深入研究金銻礦成礦地質背景、控礦因素、成礦物質來源、成礦作用過程,建立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,優選靶區,助力地質找礦突破。
圍繞湖南省深部金錳礦資源預測及找礦示范工作,認真梳理當前在深地探測方面有待解決的重大地質問題。加強深部礦產資源評價理論的研究,提升礦化信息提取能力,提高深部鉆探驗證、三維地質填圖技術等水平,探索物化探手段在指導覆蓋區尋找隱伏礦及深部找礦方面的應用,開展聯合攻關,加快金錳礦資源的攻深找盲步伐。